上海儿童剧的宣传能破局吗?儿童剧的营销之路在哪里?
作者:玩库网 来源:玩库网 2018年11月8日 查看(14次)
上海儿童剧,每年的供应量在二百万座左右,这只计算了在正规剧场的演艺活动。如果再加上进校园的,进社区的,进商场的,预计有3-5百万座的人次。而上海只有130万适合观看儿童剧的适龄儿童。这么大的总体量,儿童剧的营销怎么搞?宣传要花多少钱才有效?这是一个摆在所有儿童剧从业者面前的最大难题!
儿童剧的营销宣传难度在哪?在费用。现在上海的儿童剧,实际票价只有一百元左右每座,剧场成本飞速上涨,二年时间基本翻倍。演员成本二年时间也直涨了50-80%,另外舞美灯光设备运输等费用同比上涨。但是二年前的儿童剧票价与话剧音乐剧的票价是差不多的,经过两年的过饱合过程,现在的儿童剧票价只有原来的一半左右了。这个帐算下来,基本儿童剧已经成为微利产品,利润率在10%以内。这样的行业,哪里有钱做宣传营销?
所以,目前儿童剧的露出几乎完全依赖销售渠道。儿童剧的销售渠道在哪里?一个是传统的票务销售渠道,例如大麦。再一个是亲子类的各类商城,比如各种有销售功能的微信号,APP等亲子平台。儿童剧的主办会积极的将自己的票务分销给这些销售渠道,销售渠道上线到他们的平台上,依靠家长通过搜索功能从平台上把儿童剧找到并产生购买行为。直接说来,就是0营销,无营销,只有销售。因为这些销售平台是通过拿主办方给出的票务利差来赢利的,不需要主办单位付出宣传费用。这是多么可怜的行业!
鉴于这样的行业现状,很多儿童剧产品量比较大的出品单位开始亲手吸粉了,就是说,以前是走B2B的营销策略,现在被市场行情逼迫,不得不转为B2B+B2C的模式。因为只要自己有一些粉丝量,就可以多少摆脱一点各大平台的束缚,多一点价格的自由度。可是,C端的吸粉是更大的投资黑洞,吸粉的钱从哪里来呢?另外,对于儿童剧只有精品,总量并不大的出品商来说,如何吸粉呢?粉丝在看过剧之后,还会存留什么粘性呢?
总之,儿童剧行业,在没有办法提升利润率的当下,基本上宣传营销之路将依然步履维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