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玩库:上海儿童剧改编——给经典以戏剧生命

作者:玩库网 来源:玩库网 2019年9月29日 查看(14次)

上海儿童剧舞台上,对当代的、原创的儿童文学作品改编相对较少,对世界童话和中国传统故事的改编较多。前者如《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王子》《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后者如《西游记》、中国成语等。其中有许多优秀作品,但也存在选择“源文件”重复性较大的同质化倾向。全世界家长对“经典”二字都是信任甚至迷恋的。所以,改编经典,不仅可以获得非常好的基础,成功的把握性大,而且似乎比原创更省力。

根据优秀文学作品改编为上海儿童剧,这其中有非常多值得研究和讨论的问题。从不够好的改编作品中,归纳出了四个主要问题——问题一,偷懒性改编。保留故事、主要人物,改变书写方式。问题二,放弃作品灵魂的改编。保留故事梗概,忽略人物的内心刻画、发掘,放弃原作精神价值,破坏作品完整性,令内涵深厚的经典作品沦为单薄的故事。问题三,破坏性改编。有些并不熟悉儿童戏剧规矩甚至不了解孩子的创作者,为追求不同,而过度在改编中“创新”,甚至解构、颠覆,以赢得有话语权的成人世界的喝彩或是称奇。问题四,是更常见而没有被广泛意识到的、缺乏专业性研究导致的无价值改编。

戏剧改编最重要的原则是保持文学性,创造戏剧性。众所周知,文学是叙述的艺术,而戏剧是动作的艺术。偏重叙述、抒情的文学作品,相对改编难度更大。而且,越是好的文学作品(在原来的文体中完成得越完美)越难成功改编。纵观世界范围文学名著的戏剧、影视改编,能够赶超原著的,很少。然而,全世界的剧作家们却从未放弃过改编文学名著的努力。上海儿童剧领域同样。成功的改编,应该是创造出戏剧性的审美形式,同时保持原作的文学性。

而文学性,是戏剧的灵魂。



*更多精彩,尽在玩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