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上海儿童剧对名著改编的探讨——儿童剧的观赏与教育双重属性(下)

作者:玩库网 来源:玩库网 2019年9月29日 查看(15次)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说到名著是孩子们必读的,但是孩子们也可能不太看得懂,不太理解,儿童剧成了一个很好的名著的呈现方式,可以把名著简单直白的说出来,让孩子们明白了解大体的意思,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玩库把文学名著改编成上海儿童剧的经验,在这篇文章里,我们继续介绍一下好听的音乐,美丽的绘画,很优美的舞蹈,如何呈现在儿童剧舞台上的。

柴可夫斯基的三大芭蕾虽然优美,但是演出来孩子们恐怕十分难以看得懂里面的意思。所以玩库把这些芭蕾做了十分巨大的简化,只呈现了其中非常精彩,最有代表性的片段,另外把原本舞剧里很简单的剧情内容更加丰富,角色更加立体,台词加出来。就像一个原创儿童剧一样,让孩子们从头到尾看懂一个故事,把芭蕾到穿插在故事里,这样孩子们就真的能看懂三大芭蕾的故事,并且也能欣赏其中的代表性片段。看上海儿童剧的孩子们有眼福了。

对音乐呢?孩子们又如何理解音乐名著中的内容呢?玩库有一个著名的亲子音乐会儿童剧《大师与宝贝》,就把一个著名的儿童音乐片段《彼得与狼》生动地呈现在舞台上,《彼得与狼》这段音乐里面所呈现的小鸟、猫、猎人和狼以及小男孩这几个角色全部人物画,用演员的表演配合音乐来一起表达音乐的内容,小孩子能看到亲眼看到音乐,这样子就更能听懂音乐了。

美术名著改编儿童剧会有点吃力,因为一幅画本身并不是一个故事情节,只是一个故事情节里的瞬间。把美术名著改编成上海儿童剧玩库一样有经验,有一个著名的上海儿童剧叫《从达芬奇到毕加索》就是一个美术改编儿童剧,在这部剧里,达芬奇、梵高和毕加索这三位大师人物全部活了,小朋友们能在现场看到他们作画,做出世界经典名画,而且舞台上也能呈现出这些画作背后的故事,以及这些画作里面所表达的故事,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位美丽的小姐姐会真的出现在舞台上,跟达芬奇大师有一段对话,看过这个儿童剧的小朋友如何能不理解蒙娜丽莎这幅名画里的内涵呢?

上海儿童剧对名著的改编有很多的创作经验,也引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名著改编做到了儿童剧的观赏与教育的双重意义。



*更多精彩,尽在玩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