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上海儿童剧对名著改编的探讨——儿童剧的观赏与教育双重属性(上)

作者:玩库网 来源:玩库网 2019年9月29日 查看(5次)

名著是全世界的精神食粮,名著包括很多方面。文学名著利于例如《红与黑》,《巴黎圣母院》。柴可夫斯基的三大芭蕾《睡美人》,《天鹅湖》和《胡桃夹子》。再比如音乐类的名著,莫扎特的《小星星》,肖邦的《夜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些都是名著。梵高的《星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然更是名著。中国的古典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也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但是名著与儿童剧,尤其是上海儿童剧有什么关系呢?听小编慢慢道来。

对于孩子们来说,世界经典名著,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必须要阅读和欣赏的。但是这些名著,孩子们看得懂吗?看得透吗?欣赏得了吗?恐怕难。儿童剧就在名著与孩子之间建立起了一个良性沟通的桥梁,作为一个翻译器,让孩子们能够初步了解名著的内容意义和特色,等到孩子们长大了,再去更深入的欣赏这些名著。

那么儿童剧如何在名著与孩子之间建立起良性沟通的桥梁,当然是有技巧的,玩库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努力。玩库的很多上海儿童剧都是在古典名著的基础上做一些改编的工作,让这些名著不那么生涩,让名著的时代背景更加鲜活,人物更加简练,故事更加符合孩子们的心理,把名著抛起一个角给孩子们看。例如对于文学名著来讲,玩库的儿童剧《地心游记》就是在科幻小说大师凡尔纳的同名小说基础上,通过全息舞台技术把地心的世界呈现给孩子们看,让孩子们通过看儿童剧了解到那个时候的科学家的探险精神,牺牲精神和刻苦的努力。

地心游记原作原著中,作家对科学知识有很多的解释和设想,这些孩子们不太懂,在儿童剧里,玩库把科学知识用多媒体的方式来呈现,就像放视频教学片一样的给孩子们讲解其中的科学原理,这些原理又跟剧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孩子们在看剧的同时也了解了很多的科学知识。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继续讨论音乐、舞蹈和美术名著是如何呈现在上海儿童剧的舞台上的。



*更多精彩,尽在玩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