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库儿童剧客人小学关于戏曲教育的尝试及其可行性
作者:玩库网 来源:玩库网 2019年9月29日 查看(5次)
一)在低年级教育中的可行性
上海儿童剧,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其生理发育不够成熟,声带还比较稚嫩,理解能力有限,对于新鲜事物容易充满好奇心等特点,想要激发小孩子对戏曲文化的兴趣,必须采用直观的方式进行切入:1.脸谱的绘画和服装体验脸谱和服饰,是戏曲中区别其他艺术形式最直观的事物。在低年级的戏曲教育中,将脸谱作为戏曲教育的切入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将不同颜色的脸谱和不同人物性格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到戏曲中角色的丰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画脸谱能将各种脸谱的情绪在自己的身上得到更好的体验,学生能从脸谱中体验到戏曲艺术就在身边,而不是远在天边。服装代表人物在戏剧中的身份地位,可将戏服作为脸谱的延伸和补充。让学生对戏曲人物角色有初步了解。2.戏曲式的体态律动对于低年级的音乐课堂,不一定要求学生要将一个戏曲片段记得多牢固,或者唱得多么精准,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对戏曲艺术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戏曲片段欣赏,选段学唱,让学生模仿某一个简单的动作,进行简单有趣又特别的体态律动,从模仿过程中激发孩子的表演欲望。比如让女孩子模仿戏剧中“花旦”含羞的表情,让男孩子模仿剧中“武净”抚摸胡子的表情等。
(二)在中高年级教育中的可行性
介于小学中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再加上有了低年级对于戏曲文化一些普及性的知识积累的特点,在戏曲教育上应该更为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戏曲艺术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在了解剧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背景,用正面的人物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其正确人格的树立,激发学生对戏曲的热爱。能唱会课标中的选段,能听懂唱段,则是这个阶段的基本要求,使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由直观的色彩和物质感受上升到听觉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