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儿童剧的行业营销之路(上)
作者:玩库网 来源:玩库网 2019年8月11日 查看(14次)
上海儿童剧团多,儿童剧也多,如果大家都走散客场,市场并没有这么大的容量,会过饱和,2019年就是这个状况。所以有好多儿童剧干脆不演了,还有很多的儿童剧跑去外地演,占领外地的市场。可是上海的剧团也不认识外地的同行啊,这就需要行业内的营销渠道。
目前,不要说儿童剧的行业内,就连整个演出界的行业内的演出发行和营销渠道都很少。与电影不同,电影有多家发行公司会互相竞价,电影这个产品本身属于稀缺产品,可是演出类,儿童剧属于产品多于市场需求的买方市场。当然,并不是说产品太多,而本质上是市场需求太少,孩子们还没有习惯于看儿童剧,文化消费市场还不成熟,演出票价也相对较贵。儿童剧多,有什么出路吗?如何走到外地去?目前行业内的营销渠道很少,我们来盘点一下。
第一,各种艺术节,例如上海艺术节,会有演出交易会,每年一次,为期2天,这两天的时间大概有几百家的剧团和周边产业会在交易会上布展,来自全国的采购商和剧场会来选剧。看起来不错,实际上根本不够用,一年只有一次,而且来的剧场只占全国剧场的10%左右。来的剧目也不多,因为来一次要花钱,展位费、布展费、差旅费。。。所以这一招的成交效果占市场总量很少,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北京也有艺术节,叫中国儿童戏剧节。主要是做儿童剧的展演,展演的剧目数量还没有万分之一。也有交易会,但规模很小。贵州也有艺术节,很多城市都有艺术节。今年成都也有一个以招商为主的交易会,但是这些一个是规模小,再一个是宣传力度也小,大多数同行根本不知道,有点儿自嗨的感觉。
第二,网上搜。目前这还是主要的成交方式。就是微信里、百度里乱搜,搜到哪家就做一下调研。或者微信群里叫一声,看谁正好看到了应一下。这才是目前同行真正的交易模式。
当然,除了网上搜以外,中国特色的交易形式就是熟人介绍,这种营销渠道几乎占了市场一半的份额。
这样分析一下,儿童剧,上海儿童剧的行业内营销之路非常的狭窄,不在行业内混个十年八年的人很难把剧卖多卖好,这就是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