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玩库带你了解上海儿童剧改编儿童文学的方向与规律

作者:玩库网 来源:玩库网 2019年5月19日 查看(6次)

上海儿童剧的改编通常都以儿童文学为主要依据。儿童文学可以让戏剧工作者看到儿童灵性的一面。创作上海儿童剧对机构当然很重要,但改编儿童文学,从中吸收养分,以战养战也十分重要。儿童文学与绘本可以是上海儿童剧艺工作者重要的创作泉源。同时实施「创作」与「改编」两条腿走路,是有志于上海儿童剧创作的朋友,不错的发展方向与规律,儿童文学是很多创作者灵感的主要「发电机」,改编需要有各种思考方向。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意念启发:从儿童文学点子中,寻找灵感。《追梦王子》(2008年)启发自《青蛙王子》,向公主索吻之外,青蛙还可以有什麽追求。(2017年)是绘本《三位朋友》故事中小朋友与星星、月亮、太阳,如何成为朋友的感动。

二、精髓抽取:抽取儿童文学中的精髓的人物与片段。《五个孩子与沙仙》(2015年)、《红髮小女孩》(2017年)抽取故事中表演性强的片段与情节作核心。

三、转换空间:改变戏剧发生的地点及环境,使戏剧更有意义。《银河列车》(2017年)把故事搬到香港,把各童话星球描述的价值观与今天的社会价值观挂鈎。《我的尾巴》(2017年)将角色本港化,情节细节与香港生活更贴近,结局更出乎意外。上海儿童剧在创作上也可以借鉴一下。

四、修改剧情、角色、结局-使戏剧更贴近本土当代儿童生活面貌。《丑小鸭的月光》(2004年)强调丑小鸭不变天鹅,也一样可以自信、幸福地生活,使我们的小孩更贴近自己,肯定自己。《狐狸孵蛋》(2007年)把绘本角色由鸭子变天鹅,增加父子之间南飞分离所产生的矛盾,所以成长过程就可强化。五、缩短长篇-把篇幅很长的儿童文学撮要。《新绿野仙踪》(2016年)的原著章节过于丰富,需要减少外,内容深浅也要作出调整。《小骑士大冒险》(2017年)减少故事空间数量、浓缩场景,并改变角色与情节,使演出更合本土孩子需要,表演更顺畅。上海儿童剧在被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市场也逐渐明朗。所以在剧目创作上,也需要更加谨慎,推陈出新,给小朋友们带来更好的寓教于乐的享受。



*更多精彩,尽在玩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