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库对于儿童剧戏剧的六种教学模式之探讨
作者:玩库网 来源:玩库网 2019年4月6日 查看(19次)
教育戏剧是上海儿童剧运用戏剧与剧场之技巧,从事于学校课堂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人性自然法则,自发性地与群体及外在接触。在指导者有计划与架构之引导下,以创作性戏剧、即兴演出、角色扮演、模仿、游戏等方式进行。让参与者在互动关系中,能充份发挥想象,表达思想,由实作而学习。以期使学习者获得美感经验,增进智能与生活技能[1]。
教育戏剧是一种任课教师在课程内可以灵活运用的教学方法。不拘泥于任何剧场形式,也无人数多寡的限制。它是一种研习实作(workshop)的性质[2],重点在于课堂内的即兴演出,角色扮演与模仿,常被称之为「程序戏剧」 (Process drama)[3]。所以,一般教育戏剧常以戏剧发展的架构与过程为主轴,透过教师的引导,将学习的内容置于其中,循序渐进,就某一议题进行互动发展性的学习,直到事件或情节的结束为止。这种模式的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透过学生的角色扮演及参与,拓展事件或情况,透过亲身经历的交互式教学,学习到有关议题所应有的认知。就各种学科、主题、议题与概念性教学而言,是教师作所能运用的一种「作中学」(learning by doing) 交互式教学模式。
实施教育戏剧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创作与反应出一个能使学生信以为真(make-believe)的世界,从而使其了解自我与真相[4]。因此,教师营造出来的动作与情况,准备的教具或道具,采用的角色,以及口语、团体互动的表现,皆安排能够让参与者相信而能够在假设(as if)的情况里去扮演并经验学习的历程。如此参与者便能够自然而然地了解,接受游戏规则中每一阶段的过程,并在角色中去经验、遵守与发展戏剧学习的历程。
在学校课程教学中,教育戏剧需要运用各种戏剧与剧场的方法与技巧来进行活动。除了可以学习戏剧与剧场艺术,增进表演艺术的技能以外,一般而言,几乎所有的科目,皆可融入在戏剧结构进行的程序内作教学。其主要学习的课程可含括:生活、社会、自然科学、语言、数学等学科。在教师领导学生组成各个不同小组,自行建构故事,并透过讨论、辩说等方式来深入议题的内容。学生除了学习与应用戏剧之外,举凡就知识、技能与认知为基础的学科皆可快乐的参与学习。教育戏剧的教学不但是学习戏剧与其相关的艺术一种途径,更可用作为教学的媒介,成为一种教学工具,用以学习其它的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