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儿童剧到底缺了点什么?——儿童剧难道一定是外国的好?(上)
作者:玩库网 来源:玩库网 2019年4月6日 查看(8次)
上海儿童剧,作为全国儿童剧的三大基地之一,上海儿童剧的发展和品类及票房能够直接反射出全国儿童剧的发展趋势,可是,自从2019年以来,我们在上海儿童剧的市场情况里,看到了一些非常规的趋势正在冒头。这些趋势是好是坏?小编认为值得警惕。
首先,一些喜闻乐见的儿童剧品类正在消失。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二三年前,小朋友最开心的是参加泡泡秀,玩库的《魔幻天空总动员》当时在市场上一家独大,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每位小朋友观看完演出之后都兴奋异常,红朴朴的小脸挂着笑走出剧场,甚至有相当多的家长和小朋友会流连在剧场里不肯出来,想见演员,想要道具。。。这是多么欢乐的时刻。可是,如今,整个演出市场上,泡泡秀已经完全消失。登录大麦,搜索不到泡泡秀气球秀的身影。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档次不高啊,家长和一些主办方甚至剧场认为,泡泡秀无非是泡泡老师给大家吹一些泡泡,逗孩子开心;气球秀无非是气球老师给孩子们吹几个气球,编个造型,这么简单的表演怎么能上档次呢?虽然事实上泡泡秀艺人和气球秀艺人必须经过多年的训练和实践经验才能在舞台上展现神技,但是这类的演出始终被认为是“逗孩子玩的”,直到如今销声匿迹。
再如亲子魔术类,亲子马戏类,虽然市场上偶有出现,但已经不像前几年那样广受欢迎了。小编想问,难道儿童剧的诉求不应该是教育孩子、愉悦孩子吗?难道必须得是“高大上”的吗?
其次,第二个现象,国外来的儿童剧比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主流。
打开大麦的亲子频道,50%以上的儿童剧是从国外引进或者由外国的演员出演。而且票价明显比中国演员出演的儿童剧要高一些。而且是“无论什么剧”价格都要高一些。这明显是一个不合常理的怪现象,原因只有一个“高大上”。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还将讨论更多的怪现象。让我们揭开谜底,上海儿童剧到底缺什么。

